
新湖南客户端5月8日讯(通讯员 石秋珍)春日和煦,青山云海。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断龙山镇细塔村村集体经济小叶藤茶基地里,驻村第一书记陆能正和村书记梁道兵查看小叶藤茶长势。
驻村第一书记陆能与村书记梁道兵看“藤茶”生长情况
“小叶藤茶长得好不好,后期培管少不了,关键需要技术人员多指导。”一大清早,古丈县农业农村局驻断龙山镇细塔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第一书记陆能就联系高级农艺师,带着农技服务人员来到细塔村小叶藤茶基地,指导“藤茶”培管。
细塔村位于古丈县西部,距离县城41公里,平均海拔350米,最高处断龙山800米,下辖7个自然寨、11个村民小组,全村303户1195人。随着乡村振兴的开展,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支两委成立细塔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面积123亩,种植茶叶、烟叶、“藤茶”带动农户在家就业,促进增收。
“我们把农户流转给村里的土地,再流转给企业,由企业统一规范化管理,农户在基地务工,可以挣薪金,年底可收租金,村集体经济还可以增加收入。”陆能大胆的想法,得到了村支两委的认可,他们一边同湘西众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法人彭言付联系,一边实地考察村集体经济土地,着手安排流转地块。
“我们公司主要种植小叶藤茶,土地若流转给公司,老百姓可以到基地做工,给他们开工资,年底了把土地流转租金结给村里。”湘西众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法人彭言付与陆能一拍即合,说干就干,村里先流转63亩地,用于种植小叶藤茶,有效解决土地闲置和老百姓务工问题。
小叶藤茶制成茶叶之后,表面有一层白霜,有点像是发霉,湘西土家族先民把它又叫“霉茶”、土家霉茶。“霉茶”表面那层白霜就是霉茶的主要活性成分黄酮化合物的结晶。“等到藤茶采摘时,村里老人可以采茶、游客到断龙山观光旅游,还可以体验采茶,购买茶叶、腊肉、草粑粑、大米等农副产品,带动土特产销售,增加老百姓收入。”陆能上门上户发动老百姓到基地做工,发展烟叶、茶叶、水稻等产业。
细塔村民在“藤茶”基地务工
一垄垄“藤茶”田埂上,村民们忙着移栽“藤茶”苗,一派充满生机的景象。“我和爱人都到基地做工,一天一人务工收入120元,一年可拿8000元左右。”细塔村民彭苹果说。“藤茶”基地一年用工2000人次左右,涉及30户120人,年支付工资240000元,流转土地租金15000元。
细塔水库碧波悠悠,蜿蜒而上公路旁村集体经济土地,一块块绿色防控黄板格外显眼。“陆能向县农业农村局争取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项目资金7.5万元,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对茶叶病虫害防治进行技术指导。”细塔村支书梁道兵夸赞地说。第一书记陆能与村支两委、农艺师讨论村集体经济“古丈毛尖”茶叶基地培管和产销。
自古丈县农业农村局驻细塔村工作队入驻细塔村以来,陆能结合部门优势,将村集体经济60亩土地种植“古丈毛尖”,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茶叶种植力度和技术指导力度,安排农户到村集体经济茶叶基地务工。“我到村里务工,去年务工收入就有10000余元,不用出远门就能赚到钱。”47岁细塔村民梁玉莲说。2020年冬至2021年春细塔村集体经济开始种植“古丈毛尖”,等到茶叶盛产期,一年可采鲜叶9000斤,制作干茶1800斤,可实现收入300000元。
驻村工作队与农业技术人员查看“古丈毛尖”长势
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密切配合,先后向县委组织部门争取村部维修资金3万元,修缮村部;向县文化旅游广电局争取文化活动资金2万元,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综合文体活动服务效能;向县农业农村局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修建灌渠、机耕道;完成农村户厕改造85座、电气改造35户,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篱笆院落一畦菜地。“平时我到村里打扫卫生,做完事就种点菜,一年工资有9300元,生活完全能自足。”细塔村民向功心,因腿部先天性肌肉萎缩无法正常行走,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把他纳入到监测对象,设置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问题。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部分弱劳动力就业,共设有公益性岗位40人,一年共支付工资达32万余元,有效解决部分村民生活困难问题。
驻村第一书记陆能查看高标准农田水渠修建情况
深夜,村部灯光依旧。陆能还在与村支两委讨论水稻机插机抛选址。“我们要选些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田块,鼓励老百姓多种田,同时推进耕地抛荒治理,加快复耕复种,把产业搞起来。”通过流转土地发展村集体经济,鼓励农户种植水稻、烟叶、油茶,村里闲置地逐渐被盘活,农田变良田;加上务工就业,细塔村民生活越来越有奔头、日子越过越甜蜜。
责编:张雨
来源:古丈县融媒体中心
曝光台丨古丈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公布2月14日城区不文明行为
国土绿化扮靓美丽中国(绿色家园)
元宵节快乐!
湘西申旅丨让“神秘湘西”成为最美最恋的诗和远方
湘西州疾控中心发布疫情防控最新提醒
申办全省首届旅发会,湘西准备好了!
新春走基层 新山乡巨变·小河咀村:年年有“鱼”过大年
“五必须五严防” 安全无忧保太平
下载APP
分享到